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1-11-12
    10月16日,我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区域国别研究知名学者王宪举研究员应邀作客我校第三届“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活动,并以“白俄罗斯30年转型与发展”为题做学术讲座,与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白俄罗斯语、乌克兰语等专业师生80余人进行线上交流。今年是白俄罗斯独立30周年。王宪举研究员的讲座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白俄罗斯30年发展,包括政治、经济、外交的变化;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关系;白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讲座从白俄罗斯独立谈起,深入浅出介绍了白俄罗斯独立30年来的内政和外交。白俄罗斯始终与俄罗斯、中国保持着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和友好往来,白俄罗斯独立以来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也面临着问题和挑战。讲座还针对当前国际情势下的白俄罗斯发展趋势作出展望。王宪举希望同学们把握时机,认真学习白俄罗斯语和俄语,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早日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本次讲座内容详尽生动,语料丰富有趣,主讲人结合自己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外交工作经历进行分享,师生认真聆听并积极开展互动。俄语系负责人国晶在总结中强调,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对学好一门语言至关重要,并鼓励同学们要立志高远,将语言学习和
  • 2021-11-12
    10月22日至24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分委员会、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山东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的“第六届全国高校法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法语专业院长、系主任、学科负责人等80余位代表参加论坛。论坛以“守正固本、提质创新------‘十四五’时期法语专业的新发展”为主题,对新文科背景下法语专业所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展开了深入探讨。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法语系负责人巫春峰副教授应邀参加论坛并发表报告。上海外国语大学原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法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曹德明教授做主旨报告,从多个方面对“十四五”时期法语专业的新发展提出要求,包括确定好专业发展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了解国家发展大势,拥有大局观,为国家培养急需人才等。浙江大学李媛教授在主旨报告《新文科视域下外语类课程思政的理念、路径与方法》中,梳理了新文科建设的新使命、新思路、新目标,提出要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确定课程思政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家国情怀、国
  • 2021-11-10
    日前,由白俄罗斯共和国信息部、教育部,保加利亚索菲亚技术大学、波兰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联合举办,白俄罗斯国立工艺大学承办的第五届“斯科里诺夫阅读2021:书籍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国际论坛开幕。我校白俄罗斯语专业学子积极参加论坛并撰写提交学术论文。侯海丽撰写的论文《汉译白术语研究------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为例》斩获二等奖,刘译文的《中白民族文化对比分析------以受洗礼及婚丧典礼仪式为例》一文获得三等奖。本次论文获奖是白俄罗斯语专业学生继2021年获得“首届全国白俄罗斯语口语大赛”高年级组一等奖、三等奖,低年级组二等奖后,再次在专业学术领域获得佳绩。同学们的优异成绩展现了我校白俄罗斯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体现了我校学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科研能力。今后,白俄罗斯语专业将继续加大教师指导力度,加强校际合作,为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白俄罗斯语人才而努力。(通讯员/刘译文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安娜)
  • 2021-11-10
    近日,由中国翻译协会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欧洲学院承办的“永旺杯”第十四届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顺利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本科生王瀚辰勇夺俄语交传组三等奖。本次大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举行,共分三个赛段,初赛为在线选拔,共有来自国内外92所高校的194名选手参加;经过专家评审,最终来自43所高校的114名选手进入大赛复赛及决赛。王瀚辰通过校内选拔后,在俄语系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准备比赛,刻苦练习,顺利通过初试。复赛环节中,王瀚辰以扎实的基础,丰富的词汇量以及较强的口译技巧成功进入决赛。决赛中,王瀚辰稳定发挥,将平日里训练的技巧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最终荣获三等奖。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自2008年开赛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涵盖日、法、德、西、俄、朝(韩)、阿等7个语种,口译内容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是全国多语种口译的高水平赛事。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下,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在坚持狠抓基础教学质量的同时,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性专业大赛,旨在锻炼、提升和检验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近年来,俄语专业学生在全国、地区
  • 2021-11-05
    为新教工讲授“师德必修课”为全体教师宣讲《教育法》多语廉政文化墙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校党委关于开展师德专题教育的相关工作部署,教育引导全体教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基,争做“四有”好老师,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以“三个引领、一条红线”为抓手,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常态化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坚持思想引领。学院党委持续落实好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充分利用教育部师德专题教育网页资料,围绕明师德要求、强党史教育、学师德楷模、遵师德规范、守师德底线等 五大方面,学院班子通过党委会、中心组学习等形式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学院纪委书记在全体会上通报教育部曝光的8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师德宣传教育月期间,组织学院教师观看《习近平与教师们在一起》电视专题片、《习近平论人民教师》《习近平的师生情》等文章,常态化抓好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切实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提高广大教师政治素养和师德涵养。 坚持党建引领。学院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副院长(主持工作)
  • 2021-11-02
    为贯彻落实学校2021年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的安排部署,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教育引领作用,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举行“学史明纪,清廉天外”廉政文化作品展。 在此次展览中,全院广大师生踊跃参与,精心创作。共征集到作品80余幅。现场展品形式多样,既有书法、绘画和漫画,也有手工制作、摄影等不同类型;展品内容有用16个语种撰写的廉政警句,也有古代廉政诗文,饱含着作者对廉政文化的独特理解,体现了反腐倡廉的价值取向。 本次展览活动时间为10月26日-10月27日,学院将从此次展出的作品中选出部分优秀作品参加学校党风廉政教育书法、绘画展。此次廉政文化作品展让全院广大师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和心灵的洗涤,接受了反腐倡廉教育,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和廉洁意识。 (通讯员/林明日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安娜)
  • 2021-11-0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不断提升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成员单位校际协作,10月26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唐卓等应邀赴岳阳道小学开展教学活动,为岳阳道小学一年级五班的同学们作了题为《感悟英烈童年 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政课。 “小同学们,你最珍爱的礼物是什么?你知道小萝卜头他最珍爱的礼物是什么吗?”唐老师以提问开场,瞬间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接着,她讲述了中国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的英雄事迹,鼓励同学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勤奋学习、增长才干,努力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栋梁之才。同学们神情专注,互动积极,深受感动。唐老师向同学们发放《小萝卜头》绘本和小国旗,与同学们合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此次活动是我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今后我校将同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各校围绕集体备课、
  • 2021-11-02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四史”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根据市教育两委相关通知要求,10月2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我校特聘教授、天津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永强教授为师生带来题为《深刻认识、全面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专题讲座。 高永强从新时代国情党情、脱贫攻坚、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事例谈起,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及重要经验,深入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和丰富内涵,重点阐释了“两个大局”背景下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与国际地位。他希望同学们能够胸怀“两个大局”,全面发展,立志成为能堪重任的时代新人。 讲座翔实的材料、生动有趣的语言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颇受启发,今后将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史学习,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文/通讯员 原宙 摄影/通讯员 冯晓婧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郑海呐)
  • 2021-11-02
    近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德文翻译处一级主任科员王绚应邀做客我校“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专题讲座,以“中央政治文献翻译原则与策略”为题,与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德语学科师生相约云端。讲座由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德语系负责人韩芳主持,德语学科一百余人参加讲座。 王绚以“什么是中央政治文献”开启本次专题讲座,介绍了中央政治文献的文体特点和中央政治文献的翻译原则与策略。通过政治意识、忠实为本、时代特色、逻辑严谨、受众意识五个角度,结合工作中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遇到特色表达、专业性概念和数字式缩略语等情况时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应对,使大家体会到中央政治文献翻译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分享自身感悟,拉近与会师生同中央文献翻译的距离,加深了大家对中央文献翻译的了解。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结合自己日常遇到的问题和讲座内容与主讲嘉宾积极互动,交流心得体会。德语学科负责人李永村副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点评,高度评价了讲座的学术价值及其对翻译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参考指导意义。(通讯员/吴施函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安娜)
  • 2021-11-0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和天津市全域创建文明城市推动会会议精神,彰显新时代共产党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培育思政课教师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10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对马场道校区三号楼周边区域进行清扫,全体党员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全体支部党员认真学习了我校《关于支持我市河西区、滨海新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关事宜的通知》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郑海呐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做了深刻解读,并进一步阐述了组织本次党日活动的意义和具体分工部署。劳动中,全体党员教师积极投入、相互配合,将三号楼周边区域进行了彻底的清扫,集中清理了积压的垃圾,让周边环境焕然一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体党员通过参与本次活动,对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提高了劳动观念和集体意识,对在思政课上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奠定了基础。大家一致表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希望今后党支部能多多组织这样有意义的党日活动,提高劳动参与度,增强主人翁意识,为创建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