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1-06-21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英语学院传媒系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校院两级党委工作部署,围绕教学中心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高标准汇聚资源力量,聚焦本科毕业生就业推进和在校生职业规划工作,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面对师生关注的专业学习和就业两大热点问题,英语学院传媒系党支部自本学期开学以来,以多种方式积极实践,为解决难题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一是举行传媒系2019级学生专业分流宣讲见面会,拉近2019级学生与高年级专业课教师的距离。经过党员教师的共同努力,今年2019级学生专业分流,传媒系录取的学生一志愿率为100%。二是教师“一对一”针对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推动,构建了精细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学生们提高自我认识,使他们懂得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并与之相匹配,以增强职业定位的有效度和工作的满意度。支部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参加职业规划座谈会,并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朋辈说”栏目,分享在校经历对日后工作的启发和经验,帮助在校生找准自身的发展目标,积淀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经过党员教师的共同努力,今年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超过70%。三是通过跨学科合作,邀请国际传媒学院教师为2019级传媒系新生开
  • 2021-06-21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为庆祝建党百年,传承红色基因,6月15日下午,我校亚非语学院党总支组织教师党员参观由天津市委宣传部主办、天津城建大学承办的“革命丰碑------天津市红色旧址展览”。展览以天津市现存红色旧址为主体,精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百处红色旧址,汇聚革命历史、现状信息、历史地图、测绘扫描和保护利用等多方面的成果。党员们从一张张历史图片、一处处红色旧址、一个个红色故事中,重温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感慨红色旧址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砥砺奋进力量的生动教材。通过追溯红色记忆,更加坚定了支部成员们树牢理想信念,努力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在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海梅的带领下,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恢宏的誓词,表达了党员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唤起了党员们的入党回忆,重温了党员们的入党初心,激励党员们牢记使命再出发。此次参观活动是我校亚非语学院与天津城建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建结对共建的成果,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也是一次思想洗礼,更是一
  • 2021-06-21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引导学生党员认真开展党史学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脚踏实地的学习工作作风,6月4日,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西班牙语学生党支部与非通用语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追寻红色记忆,走进爱国实业家李勉之”主题党日活动,支部成员在支部书记王臻的带领下,前往睦南道实地走访了爱国实业家李勉之故居。王臻为党员们深情讲述了李勉之对天津经济及教育的突出贡献。作为民国时期有着“洋灰李”“唐山王”之称的民族实业家李希明之子,李勉之深受父亲实业救国思想的教育与影响,倾尽心血,努力维持民族企业------中天电机厂的发展。天津解放后,李勉之、李慎之兄妹积极响应国家复工、复业、复市的号召,在一些企业主趁机抽逃资金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变卖家中的股票,使中天电机厂成为首批恢复生产的企业之一,对天津经济的迅速恢复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积极投身振兴民族工业,李勉之、李慎之兄妹还十分重视青少年教育,如今的新华中学正是在他们的率先倡议下所创办的。支部党员们就自己的体会与收获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李勉之、李慎之兄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实干、担当
  • 2021-06-21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翻译水平,6月15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白文昌教授应邀做客我校“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专题系列学术讲座,以“翻译技巧漫谈?实战经验分享”为题,为我校俄语学科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线上学术交流与分享。讲座由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史亚军教授主持,俄语学科教师和研究生7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史亚军对白文昌百忙之中为我校俄语学科师生开展学术讲座表示诚挚感谢,指出基于丰富同传实战经验的翻译技巧分享对于俄语学科研究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都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意义。白文昌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译员”为切入点,指出优秀译员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语言素养,还应具有对翻译的正确认识,配备恰当的训练和大量的实际操作。他从培养正确的翻译意识、提取思想、摆脱束缚、形成表达四个方面向师生们详细讲解了翻译实践中可以运用的方法和技巧,以“无他,唯手熟尔”做结,鼓励大家勤学多练、熟能生巧、巧能生妙。讲座条理清晰、案例丰富、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让广大师生受益颇多。本次线上讲座内容充实,生动有趣,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对我校俄语学科不断开拓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研究生具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意义。(通讯员:
  • 2021-06-21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党组织建设,开拓党建工作新格局,亚非语学院与天津城建大学外国语学院达成党建结对共建协议。6月15日,党建结对共建签约仪式在天津城建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我校亚非语学院党政领导、师生代表26人参加签约仪式。 我校亚非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海梅和天津城建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马中记签署党建结对共建协议。张海梅代表学院感谢天津城建大学外国语学院对学院工作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并赠送由我校党委书记殷奇主编的《抗疫应急外语服务的思考与行动》。 张海梅表示,很高兴能与天津城建大学外国语学院达成党建结对共建协议,希望通过交流工作经验、共建活动平台、分享工作资源、共话学院发展等途径,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党建工作、中心工作双促双赢的效果,为学院的事业发展带来新的突破与提升。她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亚非语学院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从学院概况、师生情况、组织设置、“我为师生办实事”四方面进行了汇报。 天津城建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马中记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分享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他表示,两院的友谊源远流长,两院一
  • 2021-06-21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近日,英语学院与天津市公安局国际警务合作处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之间合作共建展开积极交流与探讨。座谈会上,国际警务合作处副处长苏东旭、英语学院党委书记郭芃分别介绍了双方的基本情况。苏东旭表示,国际警务合作处有很多警官毕业于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高的综合素养,因此希望与天外开展更多合作交流。郭芃对国际警务合作处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英语学院一直致力于学生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积极主动为学生拓展实习实践平台,期待此次合作能够发挥双方优势,找准切入点,真正为师生办实事。英语学院与国际警务合作处就党支部共建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初步确立了政策法规及打击犯罪服务民生宣传、国际形势宣讲、出入境安全教育、警官培训、警务手册编译以及党建、团建交流等合作项目,并就宣传讲座、民警外语培训项目进行了重点探讨,为合作共建开启了良好开端。英语学院与天津市公安局国际警务合作处的合作共建,是学院党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的主要内容,也是天津市公安局“千个支部联基层、千名书
  • 2021-06-16
    5月19日下午,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非通用语教师党支部组织开展“寻找红色地标 重温天津党史”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教师们先后走进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和天津军管会中共天津市委旧址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重温天津解放历程,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中共天津市历史纪念馆是1924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的第一个领导机关------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诞生地。该馆展出了1919-2001年不同时期共产党人的革命史、斗争史和建设史。馆藏的45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图表和大量的历史文物,以及真实的影像资料,客观生动地展示了五四运动以来的8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天津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辉煌业绩,浓墨重彩地展示了李大钊、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天津从事革命活动的有关情况和建树的丰功伟绩,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园举办的“《奠基岁月》──天津市军管会和中共天津市委在张园”主题展览,反映了1949年—1956 年党领导人民解放天津、接管天津、建设天津的光辉历程。展览通过200余幅图片、100余件文物展品,真实展示了军管会和市委领导
  • 2021-06-16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积极传承廉洁精神、汲取奋进力量,5月21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教师党支部赴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开展“参观廉政文化、夯实党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为廉洁文化主题展示区。中心整体以“廉”为主题,以“初心”为主线,分为镜、竹、玉等四大展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深度体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先进文化精髓。展品件件生动形象、发人深思,借由铜镜、竹刻、竹扇、玉雕、石刻等实物以古寓今,以物载道。在中心讲解员的引领下,大家先后参观了各个展示厅,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内涵。  此次参观学习活动,既是对党员的一次特殊的思想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参观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坚守初心、践行初心、滋养初心,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增强清正廉洁的行动自觉,时刻做到自律、自警、自醒、自重,永葆廉洁本色,守初心、担使命,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不断推动学校事业
  • 2021-06-16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的创新水平,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6月10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大讲堂”活动拉开帷幕。首场活动特邀我校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王铭玉教授作了题为“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讲座。讲座由我校俄语学科带头人姜雅明教授主持,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教师和本硕博士研究生200余人参加。姜雅明对王铭玉教授百忙之中应邀为学院师生开展学术讲座表示诚挚感谢。她指出,本次学术盛宴对于帮助老师和同学们全面提高科研素养,培养良好的学术思维和科研习惯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意义。王铭玉以高校外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切入点,指出当今高校外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外语专业基本功、广博的知识、现代教学意识、科研意识四个基本素质。他从外语科研的性质与意识、外语学术论文的类型、学术论文题目的确定、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外语期刊及投稿路径、“论文?学问?境界”等六个方面,向师生们详细讲解了科学研究及论文写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他指出,科学研究应有问题意识、方法意识、跨学科意识和推广意识,要“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不但要能够提出新问题、新想法,而且要能对所提观点进行严格论证。
  • 2021-06-16
    6月10日上午,《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首席记者、我校客座教授杨成应邀为国际传媒学院师生开展讲座,围绕国际新闻实务,重点讲授《中国日报》与美联社的Stylebook的不同。杨成结合外宣工作的鲜活案例,分析了《中国日报》《英国每日电讯》《纽约时报》等报刊媒体的标题大小写、拼写方式等细节特征,指出style并非所谓的“报道风格”,而是一种规则,一种编辑体例。不能因为经济利益和政治压力等因素影响甚至更改媒体的stylebook,要恪守平等思维,坚持特定立场。她还结合最新一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通过初审的津云作品《科学的中医药》,对stylebook的基本原则和思路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梳理和讲解。杨成指出,要学习外宣工作“重塑外宣业务、重整外宣流程、重构外宣格局”的工作思路,对国际知名媒体英文报道稿件进行比较性研究,为将来专业工作和研究积累经验,提升实战技巧。她强调,针对我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国际化”特色,提升英语水平对国际新闻写作与编辑至关重要。她鼓励国际传媒学院的学生积极强化语言优势,磨练专业技能,在全球传播的大背景下提升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感,讲述好、解释好、传播好中国故事,努力塑造可信、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