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1-12-08
    11月26日,天外德语系2021年朗诵大赛在逸夫楼AX201顺利举行。此次比赛共有来自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德语专业本科大一至大三年级9组(34名同学)报名参赛。他们精心排练、努力准备、齐心合力,发挥了良好的表演水平,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合影留念本次比赛的主题是Glück(幸福),9组参赛同学通过抑扬顿挫的语气和优美的用词、修辞,抑或对“幸福是什么”这个话题各抒己见,抑或歌颂幸福本身,还有小组选择演绎童话《快乐王子》等知名度较高的文学作品,尝试用德语为大家再现原汁原味的故事内容。每一组同学都试图还原出诗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精心设计场景的表现,收获了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的连连点赞。比赛评委点评所有小组展示完毕后,外教Chris和德语系负责人韩芳对本次比赛进行总结点评,充分肯定了各位选手的精彩演出。颁奖(通讯员/黄孟譞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安娜)
  • 2021-12-08
    11月30日,北京语言大学崔顺姬教授应邀为我校亚非语学院韩语专业师生作题为《韩国语学习和研究的新视角新探索》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亚非语学院副院长朱丽彬主持,韩语系师生120余人聆听了讲座。崔顺姬以韩国语固定短语为切入点,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从基础词汇展开,由浅入深,分析了韩语固定短语的特点以及结构类型,从理论和实际的角度探索提高韩国语使用能力的方法和策略,为韩国语学习者和研究者在中韩语言对比研究方面,提供了更多更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讲座期间,崔顺姬与韩语系部分师生进行了在线互动交流,细致耐心地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为韩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研究内容给予了宝贵的方向性指导和具体化建议。(通讯员/陈晶晶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海梅)
  • 2021-12-08
    11月3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海南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董宇艳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专题讲座。本次“求索”高端学术论坛以《新文科背景下的通识教育教学策略与讲台艺术》为题,是我校“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新文科背景下的通识教育研究与交流系列讲座的第二讲。讲座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在云端进行,由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尚春瑞主持,通识教育学院和其他学院师生60余人参加。董宇艳依托其35年的教学管理经验,从通识教育在新文科背景下需要创新这一起点出发,阐述通识教育的内涵及通识课程的特征,倡导通识教育专业化、专业教育通识化。在研究国内外通识教育新方案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董宇艳认为通识教育问题的核心在于自由传统和人文传统的传递。董宇艳总结多年教学经验,阐述了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教师应具备的特点,援引中国意蕴深长的诗句,形象生动地阐述了讲台艺术,从课堂形象、导语表述、课堂提问、叙述语言、教学手段、课堂板书、教学过程以及课堂结尾等八个环节,提炼出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八大要素。她用睿智的语言将自己对于通识教育的教学策略和讲台艺术的独特见解娓娓道来,得到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讲
  • 2021-12-04
    近日,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党委书记黄东晶教授应邀作客我校“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系列讲座,以《新时代俄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成长与担当》为题,与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学科师生进行了线上交流与分享。讲座由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史亚军教授主持,俄语学科师生8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黄东晶以关键词“新时代”为切入点,阐释了“新时代”之五“新”,即“新环境”“新国标”“新文科”“新技术”“新师生”,强调新时代背景下人才需求不断变化,同学们不仅要夯实基础,积极调整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还应时刻关注时事,了解世界发展态势。她从专业知识方面概述了硕士研究生应该培养的三种能力,即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硕士研究生不仅需要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内化专业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还应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学习“小题大做”“大题小做”和“旧题新做”。黄东晶对新时代硕士研究生素质培养提出三点建议,即锻炼身体素质、强化心理素质、提高综合素质,并指出复合型人才将是未来人才市场的主体。她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专业技能,掌握现代网络应用技术,学习经济、金融、法律等知识,成为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
  • 2021-12-04
    近日,黑龙江省俄语学会副会长、哈尔滨工业大学俄语系王利众教授应邀作客我校“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系列讲座,以《当代俄罗斯》为题,与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学科师生进行线上交流与分享。讲座由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付美艳主持,俄语学科师生6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王利众从学前教育、初等及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方面全面细致地解读了当代俄罗斯教育,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当代俄罗斯交通和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他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贯穿鲜活实例,讲解详细生动,令师生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结合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主讲人交流了心得体会。此次活动对于我校俄语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将继续夯实专业建设,助力学科发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扎实推进学校学科建设。(通讯员/付美艳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安娜)
  • 2021-12-01
    根据市教委、市卫健委和市场监管委“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和传染病多病共防”相关文件要求,11月25日-26日,后勤管理处对两校区食堂全体员工进行了“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和多病共防工作”专题培训。后勤管理处再次重申了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食堂是把控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关口。结合市教委食品安全入校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逐项部署,要求食堂全体员工,查摆问题,逐项销号,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我校食品安全管理与常见传染病预防、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减少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守护师生健康安全。校医务室就传染病基本知识、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预防等相关知识、食堂工作中具体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三方面内容进行培训,并结合近期我市8所学校发生的传染病聚集性病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举一反三,查找自身漏洞,补齐短板,加强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疫情处置的相关工作。通过本次专题培训,全面梳理学校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责任链条,后勤教职员工将把职责刻在心里,把责任抗在肩上,把任务落实在行动中,紧盯重点环节,深抠细究,精细管理,做好食堂员工个人卫生,严格执行食品加
  • 2021-12-01
    11月24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丁隆教授应邀为我校亚非语学院师生作题为《中东区域国别研究------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规范》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我校“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专题讲座之一,阿拉伯语系师生共70余人聆听了讲座。丁隆结合自身多年潜心治学的经验为师生们讲授了如何进行中东区域国别研究,就规划选题、收集材料、阅读资料、关注领域、热点跟踪、研究视角与立场、补齐研究短板、可应用的理论、学术创新、写作规范、学术生涯规划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讲解。他建议同学们注重系统的学术训练,重视区域国别研究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自己阅读和研究的习惯,在平常的学习中重视写作练习,以此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讲座期间,丁隆与师生进行了在线互动交流,细致耐心地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为阿语专业师生的学习研究给予了方向性指导和具体化建议,拓展了学术思路。(通讯员/王琳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海梅)
  • 2021-12-01
    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戴桂菊教授应邀作客我校“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系列讲座,以《课程思政在高校俄语教学中的体现------以“当代俄罗斯”课程为例》为题,与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白乌专业教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进行了线上交流和分享。讲座由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学科带头人姜雅明教授主持,俄语学科师生6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戴桂菊结合自身多年丰富的教学实践,与师生分享了如何在教学中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她分析了怎样在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中找到合适的契合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设计,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应与培养学生修养相结合,在言行举止各个层次融入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此外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过程中,还要实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其身心健康。戴桂菊展示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当代俄罗斯”课程思政设计,通过“课文讲解-问题研讨-思政融入”层层递进,将中国元素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有机融入课堂,并以圆桌会议、专业竞赛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讲座思路清晰,语言深入浅出,语料丰富详实,令师生受益匪浅。姜雅明对戴桂菊教授应邀为我校俄语学科师生开展学术讲座表示诚挚感谢,指出
  • 2021-11-25
    11月16日晚,“中国六座古城穿越之旅”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开营仪式结束后,学员们随即开始首日课程。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师李朋、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西班牙语系主任张鹏教授、哥伦比亚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瑜琴为学员们直播授课,分别结合“留学天外”“‘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中拉关系”和“孔子学院以及疫情时期的汉语学习”等主题开展讲座。张鹏带领学员们回顾梳理了中哥友好交往的历史。无论是在早期的民间往来中,还是1980年两国正式建交后,中哥人民始终友好相向、真诚以待。建交40多年来,两国关系稳步发展,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在国际事务上的协作也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哥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张鹏表示,从中国的风筝到哥伦比亚的咖啡,从乒乓小球到足球大球,从《百年孤独》在华出版到汉语热潮在哥伦比亚盛行,中哥两国的民间交往始终生机勃勃。希望通过此次“汉语桥”项目,学员们能够学有所悟、学以致用,不仅注重提升自身的汉语水平,同时也不断加深对中
  • 2021-11-25
    为加强和提高日语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提升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10月12日晚,日语学院举办了第十八期党校开班典礼暨党课第一讲,院党委书记尹德献出席并做党课第一讲,学生党支部书记和145名学员参加活动。开班仪式上,院党委书记尹德献做动员讲话,并对全体学员提出了三点要求和希望:一要珍惜机会,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此次党校培训;二要学有所获,努力做到将党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三要遵规守纪,用实际行动接受党组织的考验。院组织员高玉鑫介绍了本期党校的安排及相关要求,190203班退伍大学生袁聃作为本期学员代表进行发言,并承诺严守党校纪律,把在部队中锤炼出的政治品质和优良作风带到新的学习平台,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向党组织递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尹德献为全体学员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党课。党课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背景讲起,深入介绍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思想根源及现实意义,系统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并勉励青年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追求真理,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追随者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