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为翻译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青春献讲台 爱心育桃李”——争做教育家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三)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高级翻译学院 求索荣誉学院 发布时间:2024-08-20 阅读量:298



为翻译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

朱华,高级翻译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运营中心主任。他秉承“智语擎天、慧言中外”的理念,探索“翻译+技术”新模式,依托产业学院,广泛链接业界,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致力于为翻译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

一、育人为本引领学子启航

他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方法,深耕翻译和翻译技术教学。坚持将精益求精的师德精神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传承给学生,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素养,做到教学相长。他发挥专业特长,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促进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实践,指导多名学生在全国翻译技术大赛、全国知识产权翻译大赛、新时代“人才杯”多语种大赛等多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他积极拓展传统翻译教学的边界,助力学生拿到百度、字节跳动、万维天工等知名企业实习工作机会,成为学生翻译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

二、技术赋能拥抱教育新潮

他长期秉持“技术赋能”理念,积极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面对人工智能快速迭代进步的时代背景,他把握新技术新机遇,深化人机协作和技术创新,探索“技术+翻译”新模式,搭建《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项目管理》《翻译和本地化》《语言服务概论》等智能语言服务新兴课程群。积极推动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和人工智能翻译实验室建设,探索外语教育的全新范式和智能语言服务的前沿路径,为新技术赋能外语教育和智能语言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搭建平台。

三、胸怀全局助力语言服务发展

他坚持活跃在语言服务最前线,以实践反哺教学科研。长期参与天津市涉外活动口笔译和审校任务,为国际矿业大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亚俱杯申办、天津国际冰雪节等活动提供专业口笔译服务。他兼任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委员会专家会员、北京市翻译协会会员等,先后在北外、广外等几十所高校和知名企业进行翻译技术和本地化类专题报告,用实际行动展现天外教师在“智能语言服务”中的“硬实力”。

他将胸怀“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锚定“天工人巧日争新”的目标和方向,勇于探索,将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为翻译增添“人工智能”的羽翼,让语言服务在智能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


青春献讲台爱心育桃李

王晓晖,副教授,求索荣誉学院教师。留校任教30年来,把青春献给了三尺讲坛,用“播种、付出、坚守”收获了桃李满园。她对党的教育事业满怀忠诚,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传承教育家精神,追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职业操守,踏实教书,耐心育人,无私奉献。

一、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以价值塑造引领学生前行

勇担立德树人使命,坚持做到“三传播、三塑造”,扛起时代重任。她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崇高理念,耕耘在教学一线,注重以价值塑造为牵引,累计承担12年教学管理工作,连续10年担任班导师,引导莘莘学子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曾荣获校级优秀党员、校级良师益友标兵、校级优秀班导师等荣誉称号。

二、坚持守正创新综合提升,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

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创新、钻研精进,把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有机融合。潜心教育教学三十年以来,她积淀形成了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全面分析大学新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及时代特性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英语读写》教程,将课程思政要素和优秀案例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曾获得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特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等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10余次。

三、坚持严实作风亲力亲为,用润物无声播撒爱生情怀

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她坚持“德育为先、德学兼修”的全面育人观,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方式,制定了系统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所带班级多次获得市级、校级优秀班集体称号。她以慈母般的爱心接纳、公正对待、理解帮助每名学生,想要退学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今已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曾经胆小怯懦的学生在她的鼓励下已站上三尺讲台……

教书育人是她人生的选择,做一名优秀教师是她一生的追求。她三十年如一日,对事业有忠心,对学生有爱心,对工作有热心,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通讯员/陈征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