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1-06-06
    英语学院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推送十篇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加强“三爱”“四史”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英语学院党委近期开展了“献礼建党百年------我身边的红色印记”活动。该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积极性,发掘身边的“榜样人物”,通过请老党员讲述革命历史故事,以一名普通群众的视角讲述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组织的感人事迹等方式,推动发现榜样、学习榜样常态化。学院党委还组织发动学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走进遵义会议旧址、百团大战纪念碑、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和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纪念馆、红色文化展馆等进行参观,通过撰写推文、制作视频,介绍展馆主要内容、特色以及个人参观体会,在学院“天外青春英院”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发挥朋辈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克服地理位置、疫情影响等因素,随时随地接受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至今,学院已完成十期微信公众号推送,后续将继续更新。该活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党的故事、革命
  • 2021-06-06
    我校首例成功捐献者刘畅校友(右一)等多名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表演诗朗诵《孩子,让我拥抱你》为爱心单位颁发感谢状我校红十字会秘书长、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陈占权作为高校代表发言中外志愿者表演舞台剧《细胞特战队》志愿者参与心愿征集和礼物整理6月1日,由市红十字会、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委网信办、中国医科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市儿童医院联合主办的 2021年“彩虹计划------你的六一,我的爱心之共筑彩虹梦”主题联欢活动顺利举行。活动现场,我校首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者、校友刘畅等多名成功捐献者代表带来了诗朗诵《孩子,让我拥抱你》,让孩子们时刻感受爱的力量。我校外国留学生和校红十字会志愿者骨干共同编排了《细胞特战队》,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人体免疫细胞抵抗新冠病毒的过程,以趣味十足的方式开展科普,表达了对孩子们早日战胜疾病的美好祝愿。“超人加油!超人加油!”全场小朋友热情洋溢、全神贯注,为抗体超人鼓掌、加油助威,一起帮助抗体超人打败了病毒。表演结束后,演员分别用汉语、俄罗斯语、西班牙语、泰语、蒙古语等七种语言,祝愿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乐。主办单位相关领导为爱心单位颁发感谢状
  • 2021-06-06
    5月27日下午,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在逸夫楼莎翁厅举办 “课程思政月”主题活动最后一场专题讲座,副院长史亚军教授主讲《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中欧语言文化对比视角》。讲座由副院长刘全主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参加。史亚军结合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实践,以语言文化对比为切入点,从课程思政的多元建构、外语教学的根本导向,以及语言、文化、文明之间的关系维度进行阐述,就外语教学中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坚定民族自信、在文化学习中坚定文化自信、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提出自己的思考。本次讲座结束,标志我院“课程思政月”主题活动圆满收官。系列活动以“初心讲堂”为开篇,邀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海呐教授以《破解课程思政之惑,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为题开展领学领讲;同时积极借鉴兄弟院校宝贵经验,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副主任、葡萄牙语教研室主任徐亦行教授作《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葡萄牙语专业为例》专题讲座。期间,学院还分别举办我校教改项目课程思政专项及优秀教学案例专场分享会,由专业教师分享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全体教师进一步
  • 2021-06-06
    近日,中国话语研究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尤泽顺教授受邀做客我校“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论坛,以“批评语境观视域下文本与译者主体性互动的微观考察”为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精彩讲座。讲座由我校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田海龙教授主持,全校硕博士研究生2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 讲座从翻译研究中的语境观出发,在剖析翻译语境研究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引入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再情景化理论,并以中国古诗和自身教学翻译为例,阐释了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中的语境理论在翻译文本分析中的重要意义。报告旁征博引、语言生动,给在场同学以启迪。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发言与嘉宾探讨翻译研究、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相关问题。田海龙对讲座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尤泽顺的研究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并与嘉宾一起为同学们的科研及学习提出了诸多建议。 此次活动对于我校硕博士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指导和促进意义。今后,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还将积极举办类似活动,促进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质量的提升。 据悉,尤泽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和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中国话语研究会副会长
  • 2021-06-04
    5月26日下午,我校中保合作办学项目新视野论坛系列活动第十二期如期举行。本期讲座邀请项目合作方保加利亚国家与世界经济大学副教授Paskal Zhelev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Bulgaria的精彩讲座。 受疫情影响,经双方密切沟通,克服时差,最终促成讲座通过云端连线进行。Paskal Zhelev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出发,介绍了保加利亚的基本经济状况,中保贸易往来中的直接投资现象,并做外商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Paskal Zhelev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中国也是外商直接投资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他衷心地期望中保两校的合作能够更加多元和深入。我校中保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全员参与讲座,认真学习并做记录,充分利用互动交流时间,就中保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汽车制造业情况与Paskal Zhelev进行深入沟通。Paskal Zhelev对我校学子对经济学所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及所提问题的专业度给予肯定,并对我校项目人才培养的初步成效表示赞赏。 Paskal Zhelev博士,保加利亚经济学家联盟理事会理事,南欧、东欧和黑海地区(ASE
  • 2021-06-02
    为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5月25日,我校国际教育学院邀请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卢福波教授在中华文化体验室做了题为《立足于汉语应用及特点认知的语法教学与研究视角》的讲座。本次讲座为国际教育学院首届学术月的第三场讲座,学院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业教师参加了活动。讲座由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部主任牛顺心副教授主持。卢福波教授以“为什么运用语言?语言教育是什么?”两个问题引出讲座内容,他认为,汉语言研究只有立足于实际应用,立足于汉语教学实际,才有意义和价值。他引用比利时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伦的名言“一个经常不断地、有意无意的、受语言内或语言外因素左右的语言选择过程”,说明人类只有借助语言才能完成交际。讲座基于语言语用能力培养理念、二语习得原理,从汉语语法特点的认知角度列举大量汉语实例,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同时,还介绍了如何从汉语言学习者认知世界的角度、途径、模式等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及文化认知上进行观察研究,做更加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为汉语教学和习得、推进汉语言自身认知提供启示和指导。互动环节,卢福波针对学生提出的关于量词应该如何进行教学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给出具体实
  • 2021-06-02
    为深入推进党史教育学习,进一步端正学生入党动机,近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第55期“知行”党校开班仪式在逸夫楼W105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安娜作开班动员并讲党课,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共计60余人参加活动。学院党务秘书梁思羽主持会议。 安娜以“学习百年党史,赓续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作党课宣讲。她全面介绍了党的百年历史背后的深刻含义,以及影响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的关键事件及其意义,强调了党的性质、宗旨和理想追求,同时就如何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她鼓励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要通过党课学习做到学有所知、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修,真正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勇于担当,承担新时代赋予的重任。 梁思羽就党课相关安排和管理规定做了说明和要求,强调全体学员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党课学习任务,在认真探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总结,高质量完成党课学习。 通过党课开课仪式,同学们重新审视了党员身份和入党动机,再次坚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为党的事业做出青年一代的贡献。
  • 2021-06-01
    5月20日,我校中保项目新视野论坛系列活动第十一期在马场道校区AX102教室举行。南开大学李荣林教授为我校2020级经济学(中外合作)的同学们带来题为“浅谈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的精彩讲座。李荣林从不同角度向学生门介绍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他指出,学习经济学不能狭隘,应该具有全球视野、采众家之长,经济学之所以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冠,正是因为它从研究问题到研究方法依赖的是强大的逻辑、充实的证据以及缜密的数学计算。李荣林用实例向学生们说明,学习经济学,思想和方法缺一不可,思想必须得经过方法验证,方法必须得有思想支撑。他向学生分享了经济学的三种语言:逻辑语言、几何描述、数理模型,并强调资源的最优配置往往是由均衡决定的,经济学中寻求的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学生们就自己的问题与困惑与主讲嘉宾进行交流,纷纷表示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加以运用。李荣林,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南开大学南南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商务部国际时评专家。(文/通讯员 郭思彤 付千纯 张燕 摄影
  • 2021-05-31
    全体党员在中共天津市委旧址纪念馆门前合影5月11日下午,我校国际关系学院法学系教师支部全体成员前往中共天津市委旧址纪念馆,围绕“《奠基岁月》──天津市军管会和中共天津市委在张园”主题展览,开展“学党史、明初心、强党性、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党员通过参观200余幅图片、100余件文物展品,从解放天津、接管领导工作、巩固建立人民政权、建设天津、加强党组织建设、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等六个方面,了解了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领导天津人民进行英勇革命、开展忘我建设的宝贵经历,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在天津革除积弊、恢复经济、重塑秩序、为民请命、鞠躬尽瘁的伟大斗争精神。 支部党员纷纷表示,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既帮助自身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又增强了理论认同与政治认同,将进一步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强大奋进力量,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砥砺前行,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文字/通讯员 焦洪宝、唱甡嘉 摄影/通讯员 焦洪宝)
  • 2021-05-31
    由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美国华人公共外交促进会、英文《洛杉矶邮报》等机构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全美十大华人杰出青年”评选结果于5月4日在洛杉矶正式公布。我校校友宋磊荣获“全美十大华人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宋磊,我校2007届英语(国际金融)专业校友,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市场学助理教授。他于2010年取得韩国西江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2015年取得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市场学博士学位。现担任交叉学科期刊Journal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创刊编委,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 Channels编委,顶级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审稿人和2020全球市场学大会网络零售会议主席等职位。 他的研究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行为科学来制定社交媒体和电商新战略,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H-Index全球影响力第一市场学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等国际权威期刊和会议上,他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被重点期刊评为首位论文或推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