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3-12-22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帮助在校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高级翻译学院特推出“就业先锋”典型案例展示活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高级翻译学院2020级英语口译专业学生张钰淇的优秀事迹吧。就业先锋------张钰淇张钰淇,女,回族,中共党员,高级翻译学院2020级英语口译专业学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三等奖学金三次。2023年通过招聘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现就职于燕京理工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岗位为英语教师。确定方向,勇于试错张钰淇认为,工作之前,需要先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如果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工作方向感到迷茫,可以先尝试各种不同领域的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注意千万不要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实习为自己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研究生最后一年,张钰淇进入一家天津的初创公司,实习期为三个月,工作内容主要围绕校对不同口音的音频字幕及整理时间轴展开。学习了基本软件的操作之后,她发现,初创类公司规模较小,人员结构简单,工作内容繁杂,加班文化严重。通过此次经历,她认为初创公司不适合自己,专业方面也与自己的预期不符。第二
  • 2023-12-1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近期对安全生产工作要求,落实天津市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工作专题培训会会议精神,近日,继续教育学院邀请校党委安全工作部防火科科长陈新,为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IPC国际留学预科项目班及国际乘务与新媒体运营项目班等120余名师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讲座中,陈新通过自身在天津市消防总队服役十年间亲历的4500多场火灾救援经验,结合近几年来发生的火灾事故案例,特别是发生在校园里由于使用违规电器、明火等造成的火灾案例,通过大量真实的火灾现场图片和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发生在身边的消防安全事故。同时,围绕如何防范自救、疏散逃生,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基本常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示范,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的防火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本领。继续教育学院一贯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通过安全教育讲座、参观消防救援站、参加消防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类消防安全教育,教导学生加强安全意识,积极学习并掌握自救互救知识,保护好自己和身边人的安全,为维护平安校园贡献力量。(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田芃)
  • 2023-12-10
    为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深化“大思政课”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在马场道校区和滨海校区分别举办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青年担当”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2023级全体本科生参加。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围绕实践教学主题,结合社会生活实际,选取感兴趣的角度,或深刻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万物并育”“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等重要理念,或深入挖掘书画、中医、戏曲等各类非遗文化资源,或立体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故鼎新、兼收并蓄、和合共生等鲜明特质,或生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断、薪火相传的文明成果……通过朗诵、歌曲、舞蹈、乐器、情景剧、皮影戏、脱口秀、微电影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型元素和思想精髓,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了青年基因。日语学院王泽豪同学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更好肩负起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使命是新时代
  • 2023-12-08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与武警指挥学院“军民融合人才共育基地”建设,拓展合作共建的深度和广度,12月1日,高级翻译学院全体班子成员赴武警指挥学院外训队开展走访交流,与武警指挥学院教务处、外训队负责人交流座谈,双方签署了翻译服务协议。今年以来,高级翻译学院依托多语种专业优势,积极承担共育基地的翻译服务任务。学院与武警指挥学院外训队分别签署了多项翻译服务协议,先后派出英语、俄语的近20名硕士研究生为外训队相关专题培训班提供实践教学翻译服务。我校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圆满完成对外培训教学任务提供了保障,受到了武警指挥学院外训队的一致好评。同时,同学们在实践教学服务中进一步夯实了专业功底、拓展了专业认知。下一步,高级翻译学院将继续深化共育基地建设,加强双方的交流合作,着力探索进一步开拓学生实习就业渠道,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郭芃)
  • 2023-12-06
    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育人效能,推动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落实市教育两委《关于开展2023年“培根铸魂育新人 勇毅前行向未来”思想政治理论教授团主题宣讲的通知》精神,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健华教授,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题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专题讲座。讲座中,张健华从历史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时期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做法和案例。她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并以全新的视角引导学生更好理解奋斗新征程中,我们党所承担起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她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永远在路上的信念和执着,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讲座内容丰富、生动有趣,不仅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引导大家深入思考了在新时代如何回答时代答卷,如何凝心聚力建设社会主义
  • 2023-12-06
    近日,由天津市教育两委主办、天津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师范大学)承办的2023年天津市第五届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比武活动落下帷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俊颖老师经过激烈角逐,成功入围决赛,最终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比武活动旨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和教师教学水平,激发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本届活动历时3个多月,共分为校级初赛选拔、复赛专家匿名评审和决赛现场教学展示三个阶段。在比赛准备阶段,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校内外专家和“纲要”教研室教师多次开展集体磨课活动,专家们就参赛教案、语言表达、课件美化等提出建设性意见。 11月5日,本届教学比武决赛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为贯彻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决赛创新评价机制,邀请27名在校大学生现场听课、参与教学互动,其中9名学生作为评委参与评审打分。李俊颖老师的课程《改革开放何以取得伟大成就------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视角的考察》,以改革开放前后梁家河村村民生活的变化为切入点,阐释了改革开放始终坚
  • 2023-11-28
    张晓军王梦为帮助2023级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了新生专业导航系列讲座,为新生提供专业学习的指导和支持,引导他们更好地了解各个专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打下坚实基础。张晓军教授应邀作了《关于如何学习法学》的专题讲座。他从法律的起源讲起,围绕法理学的相关知识旁征博引,通过讲解法律经典案例、说明相关法律条文,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授了如何更好地学习法律基础知识,其中包括了使用分析、推理和判断的基本逻辑方式,树立法律学习意识,掌握法律思维方法等。他指出,学习法律应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法律杂志、参加法律研讨会、撰写相关论文等方式,建立起法学相关概念,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与法律实践能力。王梦教授应邀作了《如何学好国际政治》的精彩讲座。她介绍了政治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并从历史的维度介绍了政治学的发展。通过举例的形式,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到学习《政治学概论》的意义与要领。她强调,学习政治学有利于同学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科学认识当今世界复杂的政治问题,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新生专业导航系列讲座搭建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帮
  • 2023-11-24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精神要求,持续推进“行走的最强思想”实践教学创新课走深走实,日前,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滨海校区学生90余人赴大港油田开展了实践教学。大港油田公司党委党校校长戴映湘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立军共同签订了“行走的最强思想”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为教学基地揭牌并致辞。师生先后到大港油田厂史展览馆和采油一厂红旗展室开展实践教学。在大港油田展览馆厂史厅,师生聆听了工作人员饱含激情的讲解,浏览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原件,重温了天津大港油田人60年来不同历史阶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创业历程,探寻了大港油田公司从创建到成长、从改制到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领略了“四精”“四创”“四增”的特色文化理念,学习了尤立红、宫艳红等一大批奋斗在一线的大港油田人策马扬鞭、开拓进取、接续发展的劳模事迹。在采油一厂红旗展室,通过先进基层党建经验的分享,师生回溯了大港油田公司党建引领、文化促进与生产经营相融合的发展之路,深刻感悟到了几代石油人在60年的拼搏奋战中总结凝练出的艰苦创业、为油奉献的“红旗文化”。参观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健结合生动
  • 2023-11-24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教育两委《关于开展2023年“培根铸魂育新人 勇毅前行向未来”思想政治理论教授团主题宣讲的通知》要求,11月16日下午,我校邀请南开大学纪亚光教授走进思政课堂,为师生带来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的精彩讲座。纪亚光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关键词,从“中国现代化发生发展的三阶段”“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与现代化范式的创新突破”“在博采众长中开创未来”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由数代仁人志士不断求索,历经“效法欧美”“以俄为师”和“中国特色”三个发展阶段,而找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发展与振兴之路。他强调,从中国现代化历程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可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于深厚的历史底蕴,蕴含着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前沿,不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的本质属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自信的根本特征。本次宣讲活动既有历史的纵深,又有理论的厚重,还有中国的实践,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
  • 2023-11-18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精神要求,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日前,我校邀请天津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永强教授,为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专题讲座。高永强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何以要重视文化建设------从文化软实力谈起”“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青年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责任与担当”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他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他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要系统学习、努力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带着底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讲座案例丰富,生动精彩,引发在场师生深入思考。同学们表示,要以此次讲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