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4-09-01
    8月30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郝运,社长赵中平,总编辑陈维昌等一行9人到访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校党委书记周红蕾会见来访客人,校长李迎迎出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战略合作交流研讨会”。郝运介绍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他提到,作为一级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在图书出口、版权输出、海外国别化教材出版、建立海外分支机构方面都位列全国第一。以出版国际汉语教材、面向少数民族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材、外语图书等语言类出版物和中外文化交流出版物为主要特色,每年出版图书1000余种、数字产品300余种。郝运指出,此次北语社访问天外旨在同天外开展外国语言、中文教育、国际传播等全方位、宽口径、多领域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联合开展学术研究、学术外译,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加强资源整合,探索数智赋能,突破固有模式,开拓出版社与高校合作新模式。李迎迎对郝运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天外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情况,特别介绍了学校今年推出的五大模块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和三大产业学院的办学特色。她指出,希望未来与北京语言大
  • 2024-09-01
    新学期临近,为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推动新学期开好头、起好步,确保新学期开学工作有序进行,近日,校领导分赴两校区检查督导新学期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校领导先后来到两校区的教学楼、食堂、宿舍、浴室、国际交流中心、图书馆、超市、快递点等开学保障关键点位,实地检查各区域开学工作落实情况,察看设施设备运行状况,详细了解各环节安全管理和条件保障等情况,全面掌握各部门为新学期所做的准备工作,对新学期校园运行、教学开展、后勤保障、校园安全、秋季传染病防控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检查和现场指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落实整改。校领导对开学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在今年暑期国外团组多、施工项目多、汛期雨水多的重重考验下,各个部门顶住工期紧、任务重的压力,圆满完成了暑期各项工作,为新学期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并对进一步做好开学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学校开学工作部署,从严从细抓好开学各项工作,加强协同调度,形成工作合力,优化组织保障,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奋战一线、履行职责,确保学校开学前后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以“辛苦指数”换取师生“幸福指数”,以优异成绩向60周年校庆献礼,奋力谱写学校各项事
  • 2024-09-01
    近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布2023年天津市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评选结果的通知》,我校申报的亚非语学院与天津市新丝路经济交流服务中心共建的中阿交流合作促进研究生工作站,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与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的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外语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研究生工作站、与新通教育集团共建的新通教育语言服务研究生工作站,以及国际传媒学院与天津超星数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的教育数字化技术创新应用研究生工作站等4个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入选2023年天津市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立项建设(培育)名单。天津市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旨在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平台,聚焦服务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全方位对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研究生教育全过程落实落细,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学校将按照《天津市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的要求,与相关企业持续深化合作,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努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通讯员/李敏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杨丽娜)
  • 2024-09-01
    学校重视学生浴室提升改造工程。自滨海校区学生浴室提升改造之后,学校将马场道校区学生浴室提升改造项目列入2024年学校“十件实事”,并利用暑期,对马场道校区学生浴室整体环境和设施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改造。校领导对学生浴室改造项目高度关切,多次深入施工现场指导,持续关注项目建设进展。马场道校区女生浴室马场道校区男生浴室本次提升改造项目,除对浴室环境、水电管道线路、水箱机房进行彻底改造、增加淋浴位数量、增设特需淋浴位以外,最大的变化是将原淋浴间、更衣间全部改造为洗更一体式淋浴位(内含智能水控淋浴喷头及更衣柜),最大限度保障学生个人隐私,显著提升洗浴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浴室项目的洗浴系统随新校园卡系统同步升级改造。学生持新校园卡数字卡(二维码)、实体卡扫码或刷卡均可实现身份识别,顺畅出入浴室大厅闸机。首次洗浴前,仅需要通过洗浴小程序注册、绑定新校园卡实体卡,即完成洗浴准备。洗浴系统具备刷卡洗浴、输入密码洗浴、手机扫码洗浴三种方式,支付方式为先用后付。为方便学生快速掌握洗浴流程,在学生返校日和新生报到日,学校专门安排洗浴指导服务进学生宿舍。升级改造后的马场道校区学生浴室,无论是宽敞明亮
  • 2024-08-31
    在中小学开学前夕,校党委书记周红蕾深入附属外国语学校调研并慰问全校教职工。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翼彬,教育集团总校长刁雅俊,附校原校长张奎文,部分集团校校长,附校党政班子成员参加活动。周红蕾一行视察了校园环境,实地查看体育场、教学楼、科教楼,了解暑期维修工程收尾以及新学期开学准备情况,强调要按照市教育两委部署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细致地做好开学准备,确保新学年开学平稳有序。调研会上,周红蕾听取附校领导班子工作汇报。附校党政负责人围绕党的建设、教育教学、招生考试、后勤保障、办学条件、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汇报。周红蕾对附校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以建校60周年为新起点,弘扬优良办学传统,传承优秀品格精神,牢记嘱托、凝心聚力、善作善成,奋力谱写附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周红蕾深入附校调研并慰问全校教职工,体现了学校党委对附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未来,附校将立足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新需求,发挥自身在外语学科教学、基础教育领域的优势和影响力,进一步强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为国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外语出色、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预备人才,
  • 2024-08-31
    近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市教委关于启动天津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经过学校申报、市教委专家组评审及公示等流程,由我校校长李迎迎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外语研究与智能语言服务创新团队”获得建设审批。天外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和天津市战略发展需求,发挥学校外语学科的学术特色优势,围绕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的研究领域,面向交叉领域研究需求,积极探索科研组织形式的创新,依托天津市一流学科、重点学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搭建特色化科研平台,实现“小切口、大研究”的研究方略,以点带面推动学科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该团队的获批是对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肯定,也为学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引了多学科融合的新思路。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赋予的使命要求,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领,建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以天津国际语言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在“外”的特色、“语”的特长基础之上,通过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助推学校产出具有前瞻性、体系性和标志性的哲学社会科
  • 2024-08-3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四个善作善成”专题培训班的学习收获,8月27日至28日,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举办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校党委书记周红蕾、校长李迎迎、副校长余江、程国毅出席并讲话。全体处级领导干部参加专题研讨。会上,周红蕾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达天津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她围绕深刻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和重大原则,全面准确理解全会《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全面把握好、认真贯彻落实好全会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等方面作了深入阐释。她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动员、总部署。《决定》坚持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阵地。全校上下要全力以赴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
  • 2024-08-30
    为了给师生营造一个更加舒适、温馨、安全的就餐环境,后勤管理处(基建处)餐饮服务中心利用暑假期间,对两校区学生食堂就餐环境、设备设施进行了全新的提升改造。学生食堂施工改造期间,校领导亲临施工现场,详细了解工程进展,并对后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本次改造工程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及时了解学生食堂的最新变化,我们将通过本期推送,向大家展示改造的最新进展。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探两校区改造的最新面貌。马场道校区食堂滨海校区食堂学生食堂在暑期开展了一系列提升改造工作,重新装修食堂大厅,调整空间布局,改造食堂后厨,更换部分档口及菜品。马场道校区食堂主题休闲区滨海校区食堂主题休闲区此外,还精心打造了主题休闲区等待同学们打卡拍照。这些改造变化不仅提升了学生食堂的环境氛围,同时提高了师生的用餐体验。暑假期间,餐饮服务中心紧扣校园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工程质量等关键环节,确保提升改造工作高质高效完成,为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提供更优质的餐饮服务保障。(文字/通讯员 张海松摄录/记者 顾洋 通讯员/刘晓琴 李红 视频剪辑/学生记者 葛耀文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姜婷 )
  • 2024-08-29
    天外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是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着力培养实战型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国家战略急需人才的“新时代、新文科、新使命”2024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之一。现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招生,通知如下:一、培养目标依托天津国际语言服务中心与天外人工智能翻译实验室,结合最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国际语言服务理念,与国内外头部语言服务企业深度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专业学科背景、智能语言技术能力和丰富语言服务经验的高水平实战型人才。二、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立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项目班,由行业专家团队授课,学生不改变原专业院系,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班智能语言服务课程学习和项目实习实践。三、项目简介招生对象:全校各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专业不限。课程学制:项目学制为期1年,期间包含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两个阶段。其中第一学期为课程学习(线上+线下),第二学期为课程学习、项目岗位实习实践(线上或线下)。课程学习:智能计算机辅助翻译、智能语言服务项目管理、提示工程与译后编辑、翻译与本地化(网站、游戏和软件)、大语言模型微调与训练、翻译与自然语言处理、语言服务原理与实务
  • 2024-08-29
    为适应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全新机遇和挑战,满足学生人工智能领域学习、研究和应用的需要,满足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全面启动人工智能赋能课程体系建设行动,集中资源在人工智能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上发力,着力打造立足学校发展实际、符合人才发展需求、具有外大特色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带动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发展。从2024年9月起,针对2024级新生,学校正式推出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1+X+7”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这一全新的课程体系是学校对《关于加强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意见》的进一步落实,通过整合人工智能与外语教学资源,深化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未来人才储备注入新的活力。学校从通识教育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传媒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等部门遴选优秀师资,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教师队伍,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借助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1门通识必修课——人工智能概论《人工智能概论》为通识必修课,1学分,大一上学期开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线上部分依托天津市教委发布的天津市级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