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4-09-30
    六秩玉兰飘香天外,荣耀甲子桃李五洲。在这金风送爽、硕果累累的九月,我们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75周年华诞,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也迎来了她60岁生日!9月28日,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在马场道校区体育馆举行。葡萄牙、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北马其顿等国驻华使节、各级领导、国内外高校代表、社会各界嘉宾、海内外校友,以及学校历任老领导、全体现任领导、离退休教职工代表和师生代表2000余人齐聚一堂,共贺天外六十华诞。俄罗斯驻华使馆、阿联酋教育部等30余家涉外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河北大学等50余家战略合作单位、国内兄弟高校和机构发来贺信、贺电热烈祝贺天外60周年华诞。校党委书记周红蕾主持会议。纪念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大会现场播放了天外2024版宣传片《“语”共》和微电影《讲述》,充分展示了学校60年与祖国共成长、与时代共呼吸、与世界共前行的发展历程。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党委副书记、校长李迎迎致欢迎辞。她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莅临大会的各位嘉宾、各界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天外发展的各级领导、兄弟院校、合作单位以及国内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60年来为学
  • 2024-09-29
    荣耀甲子薪火相传风雨淬炼砥砺奋进津沽大地渤海之滨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迎来了60周年校庆2024版宣传片《“语”共》正式发布!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一种独特的文化以语言为窗口我们与世界对望感受多元魅力探索美美“语”共的大千世界津沽大地渤海之滨一所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创新人才的高等学府坐落于此见证着岁月的“语”共映照出中外文化的荟萃与交融01语祖国共成长这里的故事穿越了六秩春秋1964年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应运而生肩负新中国外交宏愿心怀家国砥砺奋进中西交融薪火相传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在我国外语界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大师和翻译家点点星光将一方学术世界照亮“中外求索 德业竞进”是精神是信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使命是担当学校现有58个本科专业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33个文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等学科25个专业拥有全国唯一的“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勇担新文科建设使命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跨国、跨校、跨学院、跨专业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在更广阔的舞台共同思考分享智慧去创造更伟大的可能星河璀璨海纳百川以语
  • 2024-09-29
    为庆祝建校60年,展示学校艰苦奋斗、创新发展的历程,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9月27日,学校举行了校史馆开馆仪式。校党委书记周红蕾、副校长程国毅,相关职能处室代表、校友代表、在校生代表40余人参加了开馆仪式。周红蕾代表学校党委向校史馆的落成开放表示祝贺,向为校史馆建设付出辛劳、作出贡献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向60年来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师生员工、校友表示深深的敬意。她希望依托校史馆的平台铭记历史、传承文化、启迪未来,为学校历史文化的挖掘、文化精神的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全资捐赠校史馆的蒋承文校友回顾了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希望校史馆成为连接学校与校友的纽带桥梁,成为天外学子心中的灯塔,指引他们前行的方向。捐赠首位老校长雕塑的赵洪义校友回忆了与老校长的过往故事,并送上了对母校的祝福。活动中,周红蕾、陈法春为蒋承文、赵洪义颁发了捐赠证书。程国毅为校史馆讲解员团队授旗。与会领导和校友代表共同为校史馆揭幕。与会嘉宾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驻足聆听,共同探寻展品背后的感人故事。改扩建后的校史馆位于钟楼内,分为“一层展示区域”和“负一层展示区域”。其中,“一层区域”200m
  • 2024-09-28
    在学校即将迎来60周年校庆之际,9月27日下午,我校在马场道校区逸夫楼大厅举行校庆主题雕塑《韶光》揭幕仪式。校党委书记周红蕾、副校长程国毅、北京校友会副会长陈华,部分校友代表、师生代表参加了揭幕仪式。 周红蕾代表学校对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制作团队的辛勤付出以及北京校友会的捐赠表示感谢。她表示,主题雕塑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又展现了师生们的精神风貌和追求。雕塑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力求完美呈现学校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 陈法春教授结合前期的创意思路,从主题雕塑的选用材质、设计造型、寓意上详细阐释了主题雕塑的设计理念。雕塑《韶光》寓意1、雕塑基本造型为玉兰,校花,学校的代表性标志。2、玉兰花开时节,春意盎然。“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霓裳片片,缅邈亭亭;展绰约之姿,抒芳菲之情,韶光无限。恰似青春年华的学子,韶华若锦,也象征着学校风华正茂。故名曰“韶光”。3、绽放的玉兰,又似奔腾的浪花,涌浪出海,吴带当风。象征天外中外求索,为文明互鉴架桥结带;奋楫笃行,为“一带一路”奔竞不息。4、云龙天外丰甲子,学人窗前译西东。学校建校六十周年,雕塑整体造型为写意的60,是盛
  • 2024-09-28
    9月28日,时值天外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之际,《中国教育报》二版刊发文章《天津外大组织百余名师生撰写翻译外文版中国非遗丛书 以非遗为媒讲好中国故事》,报道我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服务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成果。全文转载如下:天津外大组织百余名师生撰写翻译外文版中国非遗丛书以非遗为媒讲好中国故事“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我们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在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国际传媒学院的美学课上,教师洪畅以天津非遗杨柳青木版年画为例,讲解艺术鉴赏的具体步骤,并向学生们介绍学校相关成果——《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多语种版)。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组织撰写、翻译的《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多语种版)丛书,今年获得了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书中有对古代科技的介绍,如唐代发展起来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也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等;更有体现中华民族多姿多彩文化艺术的内容。“从前期的大规模调研,到后期的编撰、翻译,很多师生投入这件事里,才成就了
  • 2024-09-28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张占奇)(网页编辑/庞轶丹)
  • 2024-09-28
    应新中国外交事业之需而生,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展壮大,创新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是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自建校起延续至今不变的基因。60年来,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培养出一批在我国外语界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家、外交家和翻译家,见证了新中国前行的历程,始终站在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不久前,这所以多语种专业见长的外国语院校,在此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又最新发布了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版。天外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天外在为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求索精神、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而不懈奋斗。今日,《中国青年报》头版以《六十载向世界译中国》为题,报道天外办学成果。《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全文转载如下:六十载向世界译中国在60岁生日到来前夕,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设立了数智动画传媒产业学院。这是天津市首个数字艺术专业与智能交互产业“牵手”发展的产业学院。今年以来,这所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外国语大学先后创建了4个产教融合学院,搭建起政校企合力育人的创新平台。应新中国外交事业之需而生,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展壮大,创
  • 2024-09-28
    天外飞翱,甲子荣耀。薪火代代照今朝。路迢迢,边疆遥,支教兴学展宏韬。壮丽江山红旗飘,愿,祖国好;筑,民族桥。2024年秋,带着母校赋予的智慧和勇气,怀揣着对边疆地区教育事业的热爱,来自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支教团师生从天外启航,毅然踏上了远赴新疆于田的征程,用实际行动续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深情厚谊。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建校60周年之际,支教团特别录制了家乡方言版祝福视频,衷心祝福:伟大的祖国母亲,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共祝愿,天外,六十周岁,生日快乐,再谱新华章!(文字/学生通讯员高睿晗王钰皓剪辑/学生通讯员江奥李喜静素材/由支教团成员提供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焦宁)(网页编辑/庞轶丹)
  • 2024-09-27
    甲辰金秋,熠熠华诞;同心期盼,序幕将启。2024年9月28日,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将迎来建校60周年。自第一、二号公告发布以来,校庆筹备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及全体师生的热切关注和鼎力支持,在此谨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峥嵘六秩,弦歌不辍;云程发轫,再启新篇。60周年校庆是学校回顾发展历程、继承优良传统、展示办学成就的重要时刻,也是学校凝心聚力、向新而行、共谋发展的重要契机。校庆期间,学校将举办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建校60周年文艺晚会和民乐专场音乐会等活动,并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我们热忱欢迎各级领导、兄弟院校、合作单位、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贤达与我们相聚天外,共襄盛典,畅叙情谊,同谱新篇!特此公告,敬祈周知。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2024年9月26日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庆祝建校60周年系列活动一览表天外60周年校庆日入校须知1.各位校友请提前从“天外校友小程序”申请电子校友卡,该卡片可用于入校及校园内场馆参观凭证。2.两校区校友报到地点马场道校区:逸夫教学楼前广场各学院校友报到处滨海校区:主楼前广场校友报到处3.返校注意事项(1)校友返校后,请按照所属
  • 2024-09-27
    近年来,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精心打造外译平台,依托“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国家特需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以及“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外译研究中心”等平台,全方位大力开展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外译和学术文化外译工作,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搭建翻译之桥、友谊之桥。今日,《人民日报》文化版以《“译”好中国声音深化文明互鉴》为题,报道天外打造外译平台,译著成果丰硕。人民日报人民网全文转发如下: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打造外译平台“译”好中国声音 深化文明互鉴9月的天津,天高云淡。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举行。“建校60年来,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充分发挥多语种特色优势,搭建‘译’桥联中外,从‘译世界’——将国外的经典名著译介到中国,到‘译中国’——将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宣介到世界,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取得了累累硕果。截至目前,学校先后承担或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华文化概览》等50余部文献、600余万字的外译任务,多部纪录片在海外传播量超千万人次。”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校长李迎迎说。近年来,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精心打造外译平台,依托“党和国家重要文